碳源一般用于污水處理中
,其目的是通過生化法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
,主要作用是作為微生物營養(yǎng)源對微生物生長代謝提供細胞活動所需的能量
。
水處理中常說的C:N:P=100:5:1,通常情況下認為
,C就是COD
,污水處理碳源供應(yīng)商,N就是水中氨氮
,P就是總磷
,100:5:1就是指的濃度比,根據(jù)水質(zhì)分析結(jié)果
,看C:N:P是不是大致按照100:5:1比例
,如果不是就根據(jù)這個比例為基準,可算出需要N和P
,一般投加尿素和磷酸
。算的時候一定也要考慮尿素和磷酸中N、P的實際含量
。
厭氧或缺氧條件
,當(dāng)污水中的可降解有機物不足時,則需要額外投加營養(yǎng)物
。CH3COOH+8NO3-→6H2O+10CO2+4N2+8OH-+能從式子中可以看出
,所謂碳源并不是給反硝化提供碳,而是作為還原劑提供電子
。
若以乙酸鈉(CH3COONa)作為碳源
,是小分子有機酸的原因, 反硝化菌易于利用
,脫氮效果是較好的
。一般冬天時投加碳源,都是建議可以選擇
乙酸鈉作為碳源投加
,易溶于水
,易被微生物所利用,所產(chǎn)生的污泥量相比于其他碳源時略高
。